美术网
当前位置:美术网 > 今日艺坛 > 正文

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2届优秀毕业作品选登

图片

 期待:飞得更加美丽自在 
 ——写在2022届毕业展举办之际 
无疑,这是特殊的一届毕业生作品展。
2022届的毕业展就如2022届的同学们一样,注定是不同常规的,是特殊的。这种特殊性在于学习、探索、创作的过程,总是与防疫抗疫相随。对于本科生来说,防疫的三个年头,就占去了本科时光的四分之三;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,防疫的三个年头几乎就是规定的学习时限。这种特殊情景,使我们这届同学经历了许多、体验了许多、承受了许多,当然也获得了许多。作为生命的主体,在人生的旅途中,总是可能遭遇难以意料的因素的干扰、挤压。对挤压之力的抵御、抗争是生命过程中必然的经历。我们这届同学在三个年头的特殊境遇中,不仅没有在沉闷的嗟叹中虚度光阴,在疫情的冲击下沉沦,而是更加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在艺术的天地里研习、探寻、求索,向着艺术的彼岸砥砺前行。不仅完成了学业,而且还在创作中释放激情,用视觉的方式呈现青春的思绪和心灵。这个展览本身就是2022届毕业生砥砺前行的视觉证词,是2022届同学们奉献给大家的视觉盛宴。
在这里无须对不同专业、不同媒介、不同形态的作品展开评论。视野的多向度、风格的多维度无疑是这届毕业展,也是历届毕业展的基本面相。我们看到,在多向度和多维度的交织的景观中,有一种隐性的却又延绵的文脉涌动于展场里,洋溢在不同的作品中,这就是:守正创新的意识与精神,力求语言风格个性化的追求,真诚与表达的勇气。我们看到,在这些毕业创作中上,年轻的学子们,在咫尺方寸间,用色彩与线条、用刻刀与笔触,用绘画或设计的方式,用写实与非写实的语言,倾述着他们各自成长中快乐的忧郁、青春的梦想与难以名状的心绪,表达着他们并不圆滑与沉厚但源于自我的生活经验,抒发着他们对人生、社会、自然、文化和传统的感知与体悟。在同学们真诚的倾述、表达与抒发中所显示出来的思维与视向的多维性、语言风格的多样性,以及渐进成熟的探索状态,给我们的快乐与欣慰,胜过对技法不足表达不精进所生发的遗憾。
艺术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启、互动、超越的过程。在教学程序规范的前提下,去开垦让学生自由放飞思绪与心灵的原野,是为人师者的天职,是学院的天职。任何束缚都将扼杀艺术的生命。不过,我们清楚,艺术观念、艺术思维与创新意识和将这些观念、思维、意识转化为视觉形式能力培养的并重,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核心,也是当代艺术教师的使命。我们希望,每一次新的年展,都能在同学们的作品中获得表达的自由与表达充分和精进的欣喜。
每次观看毕业展,既有春华秋实般获得的喜悦感,也有接受教学成效评估验收式的忐忑感–这就是作为教师在毕业季特有的心理体验。在连续的喜悦与忐忑中,一批批学子昂扬地从这里起航,向着梦想的境地飞翔;在不断的忐忑与喜悦中,老师们也浪漫地慢慢变老。
毕业展,就如雏鹰翱翔九霄前的检阅场,是对师生数年磨砺的功夫检阅,更是雏鹰高飞远行的送行仪式。伫立在静静的展场,我们有无限的期待,不是期待回报,而是期待飞得更高更远,期待飞得更加美丽自在,无论通向理想的天空是否都是风和日丽……

图片

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
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

四川高校美术专业教指委主任

短暂的“停留”与“欣赏” 

 

毕业展既是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探索中的仪式,也是艺术赋能美好生活的展现。

首先,毕业展是学院人才培养和同学们艺术探索与学习道路上的重要仪式,是不可缺少的、片刻的“停留”与“欣赏”。在同学们经历了严格的专业训练、深入的理论学习和艰辛的毕业创作之后,在即将走向新的道路之前,毕业展给予了我们最具仪式感的瞬间。“停留”和“欣赏”共同构筑起了艺术之路的动力与信念。“停留”可以让我们去除掉某种繁忙,静下心来,看下有哪些创新,又有哪些不足,总结一下,反思一下,而非只是匆忙地前行,被事情本身牵着走。选择了停留,才能不滞于表象,世界才有可能向我们敞开,无限的可能性才开始召唤我们。“欣赏”可以给予我们一种非功利的审美态度,一种超越眼前得失的自我肯定。尽管同学们的作品还有些稚嫩,然而没有这种态度,就会缺乏继续探索的乐趣与自信。我认为,每一年的毕业展似乎都注入了“停留”和“欣赏”的态度与情绪,让同学们在艺术探索中存在的进步与不足、快乐与艰辛、清晰与迷茫得以汇聚并通过展览空间向我们敞开与显现。

其次,毕业展也是同学们通过艺术与设计实践创造未来美好生活的尝试。艺术离不开生活的源泉,生活因艺术而绽放出仪式般的光彩。一幅绘画,来自生活世界的滋养,一条生活之路,则因一幅绘画而敞亮;一个设计构思,来自日常生活的需求,一种生活方式,则因一件设计品而改变。从这届毕业展中可以看到同学们的绘画、书法、设计和规划作品是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灵感,又是如何服务于生活并给予其仪式感的。尽管同学们的作品还有些不成熟,还有些缺陷,但是我们相信:在未来艺术与生活交织的道路上,同学们一定会取得让老师们更加骄傲的成绩。

“To be or not to be, that is a question.”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反复吟咏着这句话。我认为,艺术的道路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释。艺术创作要求我们勇敢地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,在不确定中承担起自身的责任,积极筹划未来,用画笔和创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!我把这句话送给即将就业或者深造的同学们,祝愿你们未来的艺术之路美好而生动!

最后,在毕业展开幕之际,也让我们感谢辛勤指导毕业创作的教师们!感谢在课堂上传授知识、启迪思想的教师们!感谢筹备本届毕业展的美术馆同仁及系主任们!在这个短暂“停留”与“欣赏”的仪式上,绵延着你们所建构起来的隽永而深沉的视域。

何  宇

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

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
 绘画作品 

图片

杨懿玲《皓琼生·境》

160cm×79cm 纸本设色 2021年

指导老师:孙林 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裴洪硕《知秋》

200cm×100cm 纸本矿物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张令伟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杨丹《呦呦鹿鸣》

150cm×120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李晟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林若然《天·人》
35cm×135cm 绢本设色 2022年 
指导老师:陶安萍

图片

潘建铭《雨霁山林静》

192cm×178cm 纸本水墨 2022年

指导老师:陶安萍

图片

潘杭《秋临青城》

180cm×97cm 纸本水墨 2022年

指导老师:陶安萍

图片

常玉婷《谧》

170cm×90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唐洁

图片

眭瑗《珍珠鸟》

170cm×92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唐洁

图片

闫成龙《新生》

170cm×65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唐洁

图片

李珂《霞》

180cm×96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唐洁

图片

刘晓雨《雪山牧歌》

70cm×130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张令伟

图片

袁雨莎《恋》
170cm×78cm 绢本设色 2022年 
指导老师:张令伟

图片

王学萍《”布“下星华》

135cm×180cm 纸本设色 2022年

指导老师:李善叶

图片

周尚《甘洛记忆·希望》

194cm×180cm 纸本水墨 2022年

指导老师:李善叶

图片王悦竹《遮蔽》

150cm×80cm 油画 2022年

指导老师:朱沙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郑江利《烟火旧物》

160cm×80cm 综合材料 2022年

指导老师:朱沙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刘悦 《无题》3

80cm×60cm 布面丙烯 2022年

指导老师:熊宇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王昊阳《我只是一个凡人,我只想要凡人的幸福》

200cm×150cm×2 布面纸张拼贴

指导老师:熊宇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朱月《书写行为-空》
行为影像,7分11秒,2020年 
指导老师:熊宇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吴芳《结婚照》

145cm×140cm 布面丙烯 综合材料

指导老师:吉磊

图片

包珂华 《冬日之光》系列之一

40cm×50cm 油画 2022年

指导老师:吉磊

图片

赵燕《记忆以北-3》

120cm×180cm 油画

指导老师:吉磊

图片

解勋成 《日记》系列(6)

120cm×120cm油画 2022年

指导老师:吉磊

图片李钰《卡车车车车车头》

200cm×180cm 布面油画 2022年

指导老师:岳阳

图片

钱德瑾《鱼藻》

190cm×160cm综合材料2022年

指导老师:符曦

图片

尹琦《不看》

190cm×160cm 布面油画 2022年

指导老师:符曦

图片

袁小惠《他们和树》

123cm×93cm;60cm×90cm;34cm×34cm

布面油画、绣线缝制 2022年

指导老师:李京

 设计与媒体艺术作品 
图片

米晓翰《数形结合——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案》

纸本印刷、电子交互

指导老师:何宇 研究生作品
图片

艾博文《Relax小站-职场久坐劝导式设计》

Relax小站概念宣传海报

指导老师:许亮 研究生作品图片王伟成《小房子》
儿童图画书:彩色墨水、贴纸、蜡笔、毛巾
动画:语言文字、声音、图画、动画

指导老师:许亮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芮宇嘉《人生银河计划-数字遗产网站设计》

视频 / 喷绘 2022年

指导老师:许亮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卢怡菲《Kio{in}the-Net》多材质

指导老师:许亮

图片

刘博文《珊瑚礁保护系列海报》设计

指导老师:陈小林

图片

吴昊恒《传统村落的文化再现——箭塔村文化视觉探索》

数码印刷

指导老师:张苏

图片

牛梦婷《荷尔蒙解码》设计

指导老师:李贞

图片陈恬《尚红传统》插画设计

指导老师:蔡端懿

图片

谢嘉颖《川菜六味》画框

指导老师:侯汝军

图片

沈倚繁《阿吉时气养生图鉴》设计

指导老师:蔡端懿

图片

蔡嘉皓《以图释语:巴蜀图语在现代设计的应用探索》设计

指导老师:黄晨

图片

周婧《本草新鉴》设计

指导老师:何宇

图片
朱佳琳、刘雨倩《一梦华胥》插画
指导老师:王蓓、李文愉

图片

付中豪《秀容小神》设计

指导老师:靳泰然

图片

缪翔翥《矿前矿后》设计

指导老师:靳泰然

图片

唐李《方相氏》数字媒体

指导老师:靳泰然

图片

陈锦媚《境迁》动画短片

指导老师:李文愉

图片

卢雪霏《嬉鱼灯》动画短片

指导老师:赵易

图片

马颖、惠华骁《游“戏”》动画短片

指导老师:李翔

图片

杨镇宇、刘李彤、李喆、田宜格《灵枢手记》游戏

指导老师:王涛、李翔

图片

尹茉妮、吴楠《吃茶》动画短片

指导老师:李翔

 环境设计作品 

图片

刘星月

《城市窗口——老成都公馆典型元素运用设计》

指导老师:段禹农、周炯焱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潘心杨

《澜·美术馆:成都兴隆湖西岸当代艺术中心概念设计》

指导老师:赵志红、周炯焱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张致远

《“交通·运动·生活”——光明站TOD运动街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》

指导老师:续昕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李颖莹

《童心.童行——成都东升片区儿童积极通学环境改造设计》

指导老师:万征 研究生作品
图片

赖梦雯

《生态共生——蒲江仙阁村景观活态化设计》

指导老师:万征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石蕥熔

《林中舞步—“三生空间”视域下湘西山地巾帼农业产业园景观设计方案》

指导老师:段禹农 研究生作品

图片

邓萌

《感知—基于场所理论的城市生活型街道空间更新设计研究》

指导老师:续昕 研究生作品

赞 (6)
分享到:更多 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