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术网
当前位置:美术网 > 名家访谈 > 正文

洗砚堂——庞现军 王丽萍书画紫砂作品集

当代书法现状及未来趋向

文/庞现军

中国书法在古代属于精英文化,是文人士大夫在书斋里品读和赏玩的。然而在现代社会中,这种情况有所转变,书法已经由精英化走向平民化。原因在于,当代书法创作都是围绕展览而展开,让高雅艺术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。然而,一些书家片面追求展厅效应和视觉张力,他们在创作上强调形式至上,而忽视了书法的文化内涵。更有甚者,其书法作品错别字满篇,字法错误,文化缺失成为当代书法界的表征。纯粹写字而远离文化是不足取的,因为书法艺术的发展、国家审美风尚的提高,有赖于每一位书家的努力。只有这样,中国文化的精髓才能得到持续性发展。

关于中国书法的未来趋向,总离不开两个关键词:继承与创新,这是艺术发展无法规避的问题。继承与创新在当代书坛争论颇为激烈,大致分为两派:第一,古代书法有着极其丰富的积淀,不能无视这一丰厚的艺术遗产,弃传统而不顾作无源之水的创新。第二,传统书法已经走到尽头,处于新时代的今人如果拘囿于传统就无法创新。我个人认为,要想发展好中国书法,继承传统是基础,而创新则表现为个人风格和意趣的追求。我相信,在大多数情况下,文人的审美愉悦与精神寄托往往彼此交融、互相渗透。李可染曾指出:“我们对艺术的探求,不应局限于艺术本身,要放在更大的范围去思索,视野应与天地同宽。”因此,书法艺术完全可以依托其它文化资源使之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。比如,我的家乡宜兴文脉久远,文华兴盛,代有名家,成就斐然。明清之际,文人饮茶之风尤盛,使得紫砂壶声名远播,吸引众多雅士名流和金石书画家参与其中。“西泠八家”之一的陈曼生以紫砂器为载体,或挥笔成文,或操刀镌刻,集完美的壶型与诗、书、画、印于一体,契合文人士大夫寄情遣兴的审美趣味,成为“文人壶”的典范。紫砂泰斗顾景舟与海上书画名家江寒汀、吴湖帆、唐云等人合作,此外,诸如吴昌硕、任伯年、刘海粟、朱屺瞻、来楚生、谢稚柳、程十发等书画名家均在紫砂器上留下翰墨菁华,乃一时之风尚。在我看来,留住笔墨印迹的紫砂陶是对书法艺术形式的另一种承载,另一种表达,另一种延续。因为,“壶随字贵,字随人传”,书写载体的变化可以让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多元化。

谈谈我的徒弟王丽萍

文/胡永成(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)

谈到制壶,对真正能被称之为有传承的紫砂人来说,要求是很高的。从事紫砂制作的人,必须集书画雕刻、造型设计和制作技艺于一体,按照行规对其中的每一项技能,都有着极其精准的行业要求。纵观这几百年来的紫砂发展,一代代紫砂艺人薪火相传,黙默坚守着自己从事的那份职业,朝着自已美好夢想不断努力着。

历史像一面镜子,唯有懂得审时度势的紫砂人常常反观自照,才能悟得其脉络更迭、深厚底蕴和涓涓话语,进而日有精进。我常常说,好的紫砂作品会讲话,可以拿在手里仔细端详把玩,不同的紫砂泥制成不同的壶型,有的如平湖秋月,有的如高山仰止,有的如静溪抚琴,壶体上每个肌理毛孔都密密渗透着万语千言。紫砂壶,是渗入了各种元素的载体,于方寸之间,盈盈一握便是故事,尽显锦绣年华。世世代代的紫砂人,就是用满怀爱意的虔诚成就着岁月的馈赠。

王丽萍,十几年来看着她是一步步成长,拥有今天的成果实属不易。回首过往仍历历在目,在她践业勤耕的过程中,岁岁不懈地坚守之间。记得在2004年她进我工作室学习制壶,初次见她时,娇小身材却清丽明洁,一种目光里充盈着灵气,壶如其人,这些特点后来都显现在她的作品里,也自然形成了她的风格特点。她在我这学徒期间的作品就频频获奖,并被各种高端客户搜藏。

众所周知,紫砂行业讲究师承门风,我们这辈人都是当年进紫砂厂的时候,都是要在徒工班严师管教学习几年。同样,王丽萍在我这学习几年之后,天资聪明的她通过努力学习紫砂技能日趋成熟。这时要提高的更快就要转益多师,她很幸运,在我的极力推荐下又拜了葛陶中为师,我和葛陶中当时同时进厂时是拜在李碧芳门下,友谊很深,徒工班结束后,我们各自有所发展,葛陶中经过努力考进研究所,后来又成了顾景舟最得意门生。我们这些人喜欢紫砂后继有人,所以王丽萍能得到葛陶中亲授。颖悟聪灵的她不多言不多语,稍稍地点拨于她便会领悟其中而融慧贯通,在我们几位老师指导下膜拜追随顾景舟大师的技艺精粹,技艺提高很快。她的紫砂艺术生涯里这样的机会经历太难为可贵。她的爱人庞现军是我市书法家协会主席,平时耳濡目染,在他的指导下研习书法,又和她的爱人同时拜了中国大写意大家吴冠南先生为师学习国画,不仅如此,王丽萍从小对音乐颖悟力也是很有天分,懂得乐理。这些壶外功夫对她的壶艺创作是有所帮助的。

王丽萍安于静谧,固守阵地,深入研究传统技法,壶艺提高得很快,她懂得继承与创新,牢牢把握时代信息,完善自我、超越自我,也是我所有徒弟中,把传统紫砂技艺发扬得最好的徒弟之一。紫砂源于生活,而真正紫砂作品远远高于生活,对王丽萍来说我们是有信心的,相信她能在紫砂创作道路上,不断磨练和超越自我,将匠心,静气,安身于自己的事业成为新一代紫砂优秀传承人。

现代刻字艺术创作体会

文/庞现军

现代刻字艺术源于中国的传统刻字,它是以汉字为载体,熔书法、绘画、雕刻、设计、创意等多元审美语言于一炉,在特定的物质材料上进行创造、变形与夸张,以体现作者思想情感与审美倾向的一门综合的视觉艺术。笔者在多年的刻字创作实践中逐渐认识到,优秀的刻字艺术作品离不开主题内容、字体书写、镌刻形式、色彩运用等要素。具体说来,现代刻字艺术的核心元素是书法,因为在刻字创作的过程中,书法的结体、笔法乃至章法所呈现出来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是相吻合的。所以,刻字者必善书,从笔意中得刀意,以刀代笔,刀刀相接,酣畅淋漓,方刀沉着凝重,圆刀灵动超逸。只有保持传统书法本色之美,现代刻字艺术才不至于陷入工艺品与装饰品的泥淖,永远表现出质朴而又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诚然,汉字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不同于图案,这就要求在设计构思时把各要素协调一致,比如字与字偏旁的借用,叠字叠笔的处理,能使视觉组合达到井然有序,鲜明突出。创作时,在色彩的选择上要和谐、统一,不同主题应选用不同的色彩来渲染,亦可以借助木材本身的颜色和纹理,利用刀法深浅角度的变化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涵义与意韵。更为重要的是,在刻字创作中要有立体构成的设计意识,阳刻、阴刻结合,通过点线面之间的调和、对比、重叠或分割等造型手段,增强作品多样的空间感。因此,要创作出既体现书法笔意、笔力之美,又通过镌刻、色彩等体现作品的意境之美的刻字艺术作品,必须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核,加强自身艺术修养,这样的作品才具有极强的创新力和生命力。

赞 (4)
分享到:更多 ()

评论 0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登陆 注册